盧梭的外文名為Jean-Jacques Rousseau,于1712年6月28日 出生,1778年7月2日逝世,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法國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植物學通信}》等。
盧梭簡介
盧梭,全名讓-雅克·盧梭(法語: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 --- 1778年7月2日),是瑞士裔的法國思想家、哲學家、作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是18世紀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驅,法國啟蒙運動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漪絲》、《植物學通信}》等。
盧梭是瑞士裔的法國思想家、哲學家、作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在哲學上,盧梭主張感覺是認識的來源,堅持“自然神論”的觀點;強調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會觀上,盧梭堅持社會契約論,主張建立資產階級的“理性王國”;主張自由平等,反對大私有制及其壓迫;提出“天賦人權”,反對專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張教育目的在培養自然人;反對封建教育戕害、輕視兒童,要求提高兒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張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反映了資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從封建專制主義下解放出來的要求。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等。
盧梭的童年
盧梭出生于瑞士日內瓦的一個鐘表匠家庭,祖上是從法國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他的母親在他出生后因難產而去世,他有一個兄長,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從此盧梭再沒有得到他的任何消息。由于家境貧寒,他沒有受過系統性的教育,書卻讀了不少。他10歲時,他的父親與人發生糾紛,訴訟失敗,逃往里昂。父親走后,他到舅舅家寄住兩年,這期間,舅舅也曾把他送到一個牧師處學習古典語文、繪圖和數學。但是在他12歲時,就去當學徒,先跟一個公證人,再跟一個鏤刻匠,后來受不了苛待,十六歲時他就逃離日內瓦去流浪。當過學徒、雜役、家庭書記、教師、流浪音樂家等。后又被通緝流亡國外。期間得到了華倫夫人的愛護。
盧梭的教育觀念
在《愛彌兒》中體現的盧梭對教育的觀念——自然主義,深深地影響了現代教育理論。他降低書面知識的重要性,建議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為強調通過個人經驗來學習。
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為原始人所處的原始的狀態。后來,在伏爾泰(Voltaire)的批評下,他把自然描述為人建立自己個性和個人世界過程的自發性。所以,自然意味著內心的狀態、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社會在文明的幌子下進行的關押和奴役。因此,回歸自然就是使人恢復這種自然過程的力量,脫離外界社會的各種壓迫,以及文明的偏見。
1782年出版的自傳《懺悔錄》(Confession)是最早最有影響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書中毫不掩飾個人丑行,對后世影響深遠。中國的作家郁達夫就深受盧梭自我暴露風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