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耀是一名詩人,于1936年6月27日出生,2000年3月23日逝世。1953年,在朝鮮戰場上負傷后轉入河北省榮軍學校讀書。1954年開始發表詩作。他的詩以張揚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奮見長,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壯美的意象之中,將飽經滄桑的情懷、古老開闊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識,構成協調的整體。
王昌耀簡介
昌耀(1936.6.27—2000.3.23),原名王昌耀,湖南省桃源縣人,詩人。
1950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宣傳隊員。同年,響應祖國號召,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期間,推出處女作《人橋》,從此與詩歌藝術結下不解之緣。1953年,在朝鮮戰場上負傷后轉入河北省榮軍學校讀書。1954年開始發表詩作。
他的詩以張揚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奮見長,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壯美的意象之中,將飽經滄桑的情懷、古老開闊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識,構成協調的整體。詩人后期的詩作趨向反思靜悟,語言略趨平和,有很強的知性張力,形成宏大的詩歌個性。
父親王其桂和伯父王其梅,從青年時代即投身革命。父親王其桂曾任薄一波領導的抗日決死隊的指導員,后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伯父王其梅早年即為中共黨員,曾是北京“一二·九”學生運動的組織者之一,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以西藏自治區最大的“走資派”受迫害身亡。昌耀的父親在解放戰爭中因從豫東軍分區作戰科任上逃回家,被視為叛離革命,后來雖然主動自首,但仍被判刑兩年。
“文化大革命”期間在興凱湖船上作業時落水亡故,可能是有意落水,但求一死。1949年秋,昌耀在原籍桃源縣立中學讀書期間,即背著家人報名參軍,被湘西軍政干校錄取,后因年齡小怕鬼,不敢起夜而常常尿床,被家人領回。轉年,他又偷著去部隊應召,于1950年4月被38軍114師政治部錄取為該師文工隊員。當時他只有13周歲。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師文工團。1953年6月元山戰役中因頭部負傷回國治療,傷愈后進河北榮軍學校學習。1954年開始發表詩作。1955年調青海省文聯。1958年被劃成右派。后顛沛流離于青海墾區。1979年平反。后調任中國作協青海分會專業作家。晚年隨團出訪俄羅斯。
王昌耀的作品
其代表作有《劃呀,劃呀,父親們!》、《慈航》、《意緒》、《哈拉庫圖》等。昌耀于2000年3月患癌癥后在醫院跳樓自殺,絕筆作為《一十一枝紅玫瑰》,其出版的詩集有《昌耀抒情詩集》(1986)、《命運之書》(1994)、《一個挑戰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盤》(1996)、《昌耀的詩》(1998)等。2000年詩人過世后有《昌耀詩歌總集》行世。昌耀在中國新詩史上是一座高峰,其歷史地位已為人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