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知微于1918年5月4日出生,2011年3月19日逝世,是國際著名古生物學和地質學家。他拓展了侏羅系和白堊系的綜合研究并奠定了基礎。運用地層劃分對比原則,在中生代地層分布區尋找富鐵礦及探查煤、油等取得成果。代表作品有《中國的瓣鰓類化石》、《中國的侏羅系和白堊系》、《松遼地區白堊紀雙殼類化石》等。
顧知微簡介
顧知微(1918.5.4-2011.3.19) ,祖籍江蘇昆山,江蘇南京人,國際著名古生物學和地質學家。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系,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4年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顧知微開展了中國非海相雙殼類化石研究,建立了侏羅紀、白堊紀的四個雙殼類序列及一些類型,指出亞洲古陸的中國地域是歐亞蚌類的起源地之一,確定中生代盆地,劃分對比海相侏羅系和白堊系,探查煤、油等能源形成規律,論證巖漿活動暨印支、燕山兩構造旋回及其與礦產形成的關系等。拓展了侏羅系和白堊系的綜合研究并奠定了基礎。運用地層劃分對比原則,在中生代地層分布區尋找富鐵礦及探查煤、油等取得成果。
顧知微的經歷
早年曾從事海相為主的泥盆紀、三疊紀地層和古生物(雙殼類)的研究并曾獲中國地質學會許德佑紀念獎。1955年后,為了結合國民經濟建設需要,他開創了我國淡水瓣鰓類化石的研究。依據多年研究所得,建立了我國侏羅紀、白堊紀四個大的和一些較小的淡水瓣鰓類化石群,并認為亞洲古陸的我國地域是歐亞蚌類古老起源中心之一。
這些研究結果,對劃分對比非海相侏羅、白堊紀地層、確定中生代沉積盆地、火山活動、燕山構造旋回的形成分期、探尋石油和煤等沉積、內生金屬成礦規律以及蚌類起源發展等,均有重要意義,其研究成果有《中國的瓣鰓類化石》(1976年,與黃寶玉、陳楚震等合著),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墩撝袊呛O嘀猩貙优c瓣鰓類化石的分布與發展》(1979)等專著,受到國內外重視。
顧知微的成就
他領導主持古生物所等單位的古生物、地層工作者,對我國東北、浙江、云南等區的侏羅紀和白堊紀地層的調查研究結果,與國際間從海相化石和地層所得的“白堊紀中事件”基本相合。編著近70種論著,主要有《簡論松遼平原白堊系的年代劃分與生油關系》(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一等集體獎)、《中國的侏羅系和白堊系》、《論我國非海相侏羅系與白堊系的界限》、《中國侏羅紀和白堊紀地層對比表》、《浙江侏羅系和白堊系的研究》和《龍爪溝群與雞西群雙殼類化石的修正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