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為于1917年8月30日在山東省濟南出生,是一名計算機與中文信息處理技術專家。1948年,陳力為轉到時屬南京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管轄的南京有線電公司從事技術管理工作。陳力為主持制訂的國家標準“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力為簡介
陳力為1917年8月30日出生于山東省濟南市。1936年在濟南高中畢業后,考入北京清華大學電機系。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侵略者強占了北平。陳力為隨學校南遷到長沙。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在“長沙岳麓書院”舊址組成了“長沙臨時大學”。半年后,“長沙臨時大學”又遷移至昆明,改名為“西南聯合大學”。1940年完成了全部學業后留校任電機系助教。1943年赴英國入通用電器公司實習深造,1946年回國后在杭州浙江大學電機系任副教授。1948年,陳力為轉到時屬南京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管轄的南京有線電公司從事技術管理工作。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該公司被當地人民政府接管后改稱南京有線電廠,陳力為被任為技術科長。翌年,朝鮮戰爭爆發,此廠擔負起了為中國抗美援朝部隊制造并提供軍用電話交換機的任務。當時,生產上的技術難題很多,原材料不足、不合格。為了按時保質地完成任務,他發動技術人員并和工人師傅緊密結合,共同解決生產中的難題。陳力為帶頭加班,日夜苦干,星期天也不休息。每年都提前完成上級交給的軍品生產任務。
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議簽字,然而平壤已是一片廢墟。1954年國務院選派100名技術人員幫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恢復經濟。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派技術人員援外。陳力為是其中一員,任電子工業部門三人小組組長。戰后的平壤,地面建筑留存無幾,工廠設在山洞和地道里,潮濕不堪,且不時滴水,他們往往要站在梯子上拿著烙鐵等工具,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家領導人使用的通信設備做技術保障工作。他們還在這樣的條件下為朝鮮培訓了許多技術人才。陳力為由于工作出色而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授予的三級國旗勛章和獎狀?;貒?,在1956年,他被評為南京市的先進生產者。
1958年,陳力為被調到成都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10研究所(以后簡稱10所)總工程師。當時全國正處于“大躍進”的熱潮之中,國際上關于使通信機和計算機半導體化的潮流也開始注入中國。一心想把新中國的國防尖端技術搞上去的陳力為沒有只顧大煉鋼鐵,1959年,他主持研制的592型12路半導體載波電話機,于1961年交由綿陽730廠投產成為該廠的拳頭產品,這是中國投入生產的第一種半導體化的多路載波機。
1963年,陳力為轉到北京任四機部第15研究所(以后簡稱15所)總工程師。主持軍用計算機的研制工作,先后開發成功了七個型號的機器。滿足了國防尖端工程的急需,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1年到1986年,陳力為任國家計算機工業總局及隨后的電子工業部計算機工業管理局的總工程師。在此任內,在參與發展我國計算機產品的決策上,側重在組織推廣計算機的全方位應用和技術、組織開展中文信息處理技術和有關標準的研究上作出了成績。他在中文信息處理技術上熱情研究,在1988年退休后仍十分執著,并作出了多方面的貢獻。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陳力為被選為院士。陳力為熱心群眾性學術工作。曾是中國電子學會一、二、三屆理事會理事;全國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1991年換屆時當選為理事長。
陳力為同志是中國計算機行業和中文信息處理領域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專家,長期從事技術領導工作。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陳力為同志被選為院士。他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電子與信息技術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電子學會第一、二、三屆理事會理事,中國計算機學會第二、三屆副理事長,后任名譽理事,全國計算機與信息處理標準化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名譽理事長。
陳力為的指導思想
陳力為堅持“質量第一”、“可靠性第一”的思想由來已久。早在南京有線電廠當技術科長時,就深感軍工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的重要。那時,常常上個月提前完成任務,下個月就返修,影響部 所研制載波機時也有類似教訓。當我國計算機的研制隊使用。
工作由第一代向第二代過渡時,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就是機器的穩定工作時間非常短。影響機器質量和可靠性的原因,固然有物質和技術因素,但人的因素也是一個重要方面。當時正值大力貫徹聶榮臻元帥提出的“三敢三嚴”和科研條。陳力為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所開展了“軍工產品質量第一、可靠性第一”的教育,并組織大家為設計和加工的每道工序制定了保證質量的嚴格措施,包括對每道工藝流程實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對所用的元
器件特別是半導體器件的入庫檢驗和老化篩選,并對班組長以上的干部進行可靠所樹立了大家講性理論培訓。其總的結果是使究質量的好風氣,以往比較多地存在于工作人員身上的不求甚嚴或不顧最終使用質量的作風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以往不易搞徹底的技術難點,在精益求精與大力協同風氣的指導下,都能主動地予以解決,從而所研。